教师节 | 柳州市妇幼特教老师:为“折翼天使”带来“飞翔”的力量
2021-09-13 09:43管理员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和指路人。和普通老师相比,“特教老师”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职业。由于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往往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耐心和细心,肩上的责任也更为重大。9月10号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这群可爱、可敬、可亲的特教老师们。

“他们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期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繁星,一人一世界,孤独也坚强。
覃小燕就是这些孩子的老师,一名从事孤独症康复工作的特教老师。她常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一群自我隔绝孩子你会不会也很孤独?“当然不会,反而觉得很幸福。”覃小燕回答:“每个孤独症孩子都可能在老师的抚慰与教导下获得意想不到的进步,每个家庭也可能因此对生活多了一点希望和坚持。”
今年是覃小燕成为康复教师的第7个年头。每天,覃小燕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因为长期的用嗓过度,她的保温杯里常年泡着保护嗓子的胖大海。
2016年,我院儿童保健科成立了儿童发育行为病区,覃小燕被委派至深圳进修自闭症相关的康复训练课程。学习归来后,覃小燕和同事们综合国内各大康复中心的教研方法,结合柳州和医院实际情况,创新开展了团体社交技能训练班、社会适应小组班、学前适应班等,并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
融入社会,是自闭症患儿康复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儿童保健科连续多年开展自闭症患儿公益研学活动,带领患儿和家长到消防队、科技馆、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活动,在增加亲子交流互动的同时,帮助自闭症患儿更多地与社会接触,同时消除大众对特殊患儿的偏见。
在这群康复教师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特殊患儿回归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团队也从4人发展至25人,并申请了1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和多项国家实用专利和相关课题研究。

今年4月,我院儿童康复科在柳州率先开设医幼衔接班,探索“医教结合”新模式,帮助特需儿童最大限度适应集体生活,更好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来到这里4个月,自闭症男孩小豪(化名)的变化让妈妈感动落泪。
入学时,4岁的小豪没有听从集体指令的概念、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被幼儿园一次次劝退……如今他已能够听从指令,和老师同学玩耍,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需求。9月初,小豪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幼儿园,和正常的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
覃洁给孩子进行镶嵌板匹配训练(资料图)
“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是一个‘折翼天使’,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能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44岁的覃洁曾是一名有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幼师,2009年,她加入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大家庭,成为了一名特教老师,她的“学生”多为自闭症、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
为了走近这群特殊的孩子,覃洁开始学习儿童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课程。“很多时候,不断重复一些简单的指令,他们有可能一直也没有反应。”覃洁回忆道,班上一名自闭症的儿童,一开始时怎么和他交流都没有回应。后来,覃洁发现这名学生画画很好,便不断鼓励其画画。“突然有一天,他叫了我一声老师,虽然吐字不清,但那一刻我已经热泪盈眶。”
覃洁给孩子进行强弱音分辨训练(资料图)
“我们既当老师,又像妈妈。有时候哪怕学生只是学会上厕所、洗手这样的小事,我们都会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覃洁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是世上最崇高、最幸福的职业之一。这条路上虽然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感动,希望社会更多地关心关爱特殊儿童,给予他们尊重和支持,鼓励他们有尊严地健康快乐成长。

淑质英才 助力新声
在我院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室,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因听力障碍,必须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听到声音。
在这里,也有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的工作就是“叫醒”听障儿童的耳朵。他们就是听力言语康复教师,谢筱妮就是其中的一员。
2008年,谢筱妮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成为首批被招进我院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教师之一。从那时起,“立志做个好老师”的信念就深植于她心中,甚至还写到了自己朋友圈的签名里。
谢筱妮给孩子进行个别化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资料图)
小薇(化名)2岁时被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尽管有助听器的“辅助”,但孩子还是习惯性地通过眼睛、肢体语言去理解周围的世界,语言能力远低于正常儿童。而谢筱妮的工作,就是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提高小薇的听觉能力,帮助她听得清楚、说得明白。
“小薇,这是什么?”谢筱妮拿着一张识图卡,和小薇面对面,语速缓慢地问。“这是相好。”小薇说。“是香皂。”筱妮逐字矫正。简简单单的一个词,谢筱妮常常要重复十次、二十次、甚至上百次;说了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谢筱妮给听障儿童进行训练(资料图)
十多年来,谢筱妮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直到教孩子们学会开口说话、沟通交流表达,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主流社会。“每当看到听力障碍的孩子逐渐缩小与这个世界的距离,并甜甜地叫我‘老师’时,就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谢筱妮说。

这些“折翼天使”无论在外人眼中多么“特殊”,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和特教老师们始终致力于让孩子们重新找到方向和价值,并为他们注入不竭的“飞翔”力量。
祝所有工作在
临床一线岗位的
特教老师们
节日快乐
医院信息
两院区地址:
★城中总院地址:柳州市城中区映山街50号
★ 柳东分院地址:柳州市鱼峰区博园大道50号(园博园北面)
自驾车或乘坐快9号线、80路、506路公交车、柳东胜利定制公交专线均可直达。
预约就诊微信服务号:lzsfy1958
健康科普微信订阅号:gxlzsfy
全门诊预约电话:0772-2893333(8:00-18:00)
医院网址:http://www.lzsfy.com
欢
迎
关
注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订阅号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服务号
